1947年11月8日下午4点,解放军发动了对石门市的总攻,今天的石家庄也由此成为历史的见证。随着晋察冀第三纵队司令员郑维山的一声令下六六配资,六十多门火炮的轰鸣声划破寂静,炮弹如暴雨般倾泻而下,精准打击石家庄的守军阵地,瞬间摧毁了大量敌人的防御工事。
炮火停歇后,步兵的攻坚战随之展开。根据郑维山的部署,第三纵队的7旅和8旅担任先头部队,9旅则为预备队。张鸿,已服役七年的解放军战士,此时已经是8旅2营4连的连长。4连作为突击连,在他的带领下,仅用短短六分钟便突破了难以逾越的内市沟,为解放石家庄打下了决定性的一步。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战后,郑维山却下令将立功的张鸿捆了起来,究竟是什么原因?
展开剩余87%石家庄,是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,位于正德、平汉、正太三条铁路交汇处,东邻云盘山,是一座天然的战略要地。在日军占领期间,这座城市被精心防守,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。抗战胜利后,蒋介石决定加强对这座城市的控制,命令国民党胡宗南部驻守石家庄,并将其打造成进攻冀中、冀南及太行解放区的基地。正因如此,石家庄的防线被层层加固,外部沟壑纵横,三道防线环绕,城内布满了六千多个碉堡。
这座城市的防守难度极大,尤其是对于我军来说,攻坚战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解放军装备相对落后,再加上缺乏城市攻坚的实战经验,石家庄的解放显得尤为艰难。经过青沧战役和保北战役的胜利,我军对石家庄的合围逐步完成,晋察冀野战军随即向中央提出“乘胜夺取石门”的建议。经过中央军委的批准,攻打石家庄的计划随即开始筹备。
尽管石家庄已经被我军包围,但敌军的防守依旧十分顽强。国民党第32师及其两个保安团、地方武装的兵力达到了2.4万,且经过连续多年的修筑,石家庄的防线更加坚固。面对这种重重困难,朱德总司令提出了“勇敢加技术”的号召,指示我军要采取阵地战的进攻战术。最终,战役的发起时间定为11月8日16时。
经过长时间的准备,所有部队终于进入战斗状态。郑维山命令炮兵团开火,轰击敌人的阵地,为步兵的冲锋创造条件。随着火炮的轰鸣,步兵们紧随其后,三纵的7、8旅率先投入战斗,而9旅则作为后备队进行支援。
在这个过程中,虽然7旅已经突破了第一道防线,但8旅也不甘示弱,决定尽快展开攻击。根据最初的部署,8旅2营4连应该突破内市沟,但团长张英辉认为4连太过年轻,决定由2连代替。张鸿不满这一决定,他和战士们已经准备了很久,但现在却被换下,他的心情可想而知。于是,张鸿前去找营长询问,却被告知“战事紧急,听团长的”。不满情绪积压在心中,张鸿直奔团长营地,提出如果不让他们突击,就辞去连长职务。张英辉不理会,只是让他回去。
张鸿心中的怒火难以熄灭,决心采取激烈行动。晚上,他组织4连的战士进行绝食抗议,要求恢复原计划。此举引起了郑维山的关注,司令员随后找到了张鸿询问,若给你尖刀连的任务,你打算如何完成?张鸿坚定地回答:“突击的关键是爆破,爆破不成就用大梯子。如果任务完成不了,就让我去死!”张鸿的坚持最终打动了郑维山,决定由4连继续担任突击任务。
11月9日,张鸿和4连的战士们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。在夜幕的掩护下,他们悄悄挖掘战壕,并将爆破点埋设好。天公不作美,小雨不断,但战士们在风雨中奋力工作,没有一个人抱怨。经过一夜的努力,他们在敌人的防线上开辟了多个新的突破口,并成功将炸药埋入敌人碉堡内。
随着敌军察觉到我军的行动,他们试图破坏进攻计划,但由于夜色掩护,他们只能在阵地内喊叫威胁,等待天亮进行反击。第二天,解放军再次向内市沟敌军阵地发起炮击,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,战斗的号角吹响。
在炮火停止后,张鸿率领4连开始了冲锋。战士们在已经挖好的战壕中穿梭,一步步接近敌人阵地。为了掩护我军的进攻,敌军机枪猛烈扫射,但我军迅速突破了敌人的火力网。尽管爆破行动产生了浓烟,甚至有战士被掩埋在废墟中,4连依然没有退缩,勇敢前进。战斗中,张鸿果断下令使用大梯子突破敌人的防线,但这也很快被敌军火力击坏。于是,张鸿决定让战士们“叠罗汉”架起人梯。最终,4连只用了短短六分钟的时间,就成功突破了内市沟。
突破后,张鸿立即发射红色信号弹,要求后方部队继续向内市沟内推进。在炮火的掩护下,解放军迅速占领了内市沟,敌人的防线被彻底瓦解,接下来的战斗变得轻松许多。战斗结束后,张鸿发现4连的120多名战士只剩下不到20人,伤亡惨重,但每个人依然站在他的身后,等待新的指示。
张鸿不忍战士们疲惫不堪,决定让大家休息一会儿,但他也对战士们说:“愿意休息的留下,不愿意的,跟我继续冲!”说完,他脱下了染血的棉衣,带领着20多名战士再次冲向石家庄市区。在接下来的战斗中,4连成功打击了敌人,甚至俘虏了50多名国民党士兵。
随着预备队9旅的进驻,石家庄的战斗宣告胜利。国民党守军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势下溃败,指挥官刘英被捕,石家庄最终解放。但解放后的城市却并不安宁,群众情绪激动,纷纷冲向银行和商店。为了防止破坏,郑维山下令战士们驻守各要点,维持秩序。4连虽然损失惨重,但依然接受了驻防任务,并在棉纱厂设立防线。
在驻守过程中,一些当地民兵趁乱鼓动群众攻击解放军哨兵,张鸿发现后毫不手软,迅速制止了暴乱。然而,这一事件被周围群众误解,引发了不小的骚动。为了平息局面,郑维山决定将张鸿“捆起来”以稳定军心。最终,经过讨论,张鸿从连长降为班长。
尽管心中不忿,张鸿依旧服从命令,继续为解放事业战斗。之后,他参与了解放北平、太原等战役,屡立战功。建国后,他随志愿军参与抗美援朝,二十多年间,他从一个普通班长晋升为步兵师副师长。1979年,张鸿退役,安享晚年。
2007年,石家庄解放70周年之际,记者找到86岁的张鸿进行采访。每每谈及那段血与火的历史,张鸿的眼眶里总是充满泪水。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付出,才有了
发布于:天津市富邦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